
早前筆者接到收費諮詢的個案,當中對退休的討論也值得分享。事緣客戶提到為何我們在《富活享贈傳》中提出退休開支包括「食住醫玩」四大範疇,又為何要為自己的退休生活建立「玩」的現金流目標?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「快樂無價」,能夠為退休生活提升幸福感,比只是數字富貴更有價值和意義。
由生活所需到實現理想
提升幸福感,離不開心理方面的需求。參考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,第一層次是生理需求,即保障基本生活條件。對香港人來少滿足食物和居住等基礎生活需求。什麼是基礎生活?當然因人而異。前天文台台長炎炎夏日也不用開冷氣,退休人士可以考慮自己是否能夠接受。更進一步是,避免過度依賴子女,保持獨立並確保生活品質穩定。
第二層次是安全需求,即獲得心理和實際的安全感,包括財務穩定和對未來不確定性有保障。發生嚴重疾病如何處理?需長期照顧又如何是好?提前做好醫療和危疾的規劃,並建立多元化收入,包括年金、儲蓄保險、股息、租金等的組合應對需要和想要,萬一租客不同意加租要退租,或物業需要大型維修也可以從容面對。早幾年疫情曾有某間大型藍籌股突然不派股息,如果只有單一收入,自然會感到壓力。
第三層次為社交需求,維持人際關係、親密感和歸屬感。退休給予一般大眾的感覺是淡出了社會圈子,其實無論財富條件如何,都應該反其道而行,拓展多元化的社交圈,並避免過度依賴單一關係,例如子女或配偶。緣起緣滅,緣聚緣散:人總有離去的一刻,面對子女遠飛,甚至移民移居,配偶離世等事情,群體的支持就變得非常重要。積極參與社區活動,加入長者協會、志願者組織或興趣團體,與其他人建立聯繫,保持活躍。不過,所謂長貧難顧,與朋友聚會食飯,總不能每次都是別人請吧?因此,為社交而準備的現金流,某程度上也是退休規劃的標準配置,屬於「玩」的範疇。
現金流可滿足食住醫玩
第四層次是尊重需求,建立自信並獲得他人的認可。記住天空海闊任鳥飛,選擇非常多:你可參與公益活動,投入志願服務或慈善事業,有錢出錢有力出力,既能幫助他人,又能獲得社會認可。或者傳承你的知識和專長,擔任導師,開設講座或社交媒體頻道,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和專業知識分享給年輕一代,甚至成立小型的諮詢企業、社會企業或非牟利組織,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。
第五層次是自我實現的需求,追求對你來說意義深遠的人生目標。這可以是終身學習:有些朋友退休後才進修學術讀博士;也可以是實現自己的夢想清單,例如郵輪環遊世界、自駕旅遊、學新語言、畫畫、唱歌等藝術;也可以是投入冥想、哲學或宗教活動,追求屬於自己的內心平和甚至自我超越等等。從理財角度看,其實第四及第五層次,都是屬於「玩」的範疇。
問自己以下的問題:即使你的投資組合賬面價值下跌一半,但依然擁有滿足食住醫玩的多元化被動收入現金流,終身持續不斷,有呼吸就有錢收,你會繼續生活得快樂嗎?富活退休的秘密,是用心規劃屬於你自己的每一層需求,讓生活不僅富足,更擁有選擇自由,更充滿意義與快樂。這,也是筆者的使命。
文章於2025年5月10日在信報刊登

延伸閱讀:建立保單被動收入系列經歷十幾年以及幾百個客戶家庭的經驗累積,以文字來分享如何利用保單來建立被動收入的精華文章,將會不斷更新。
四)儲蓄保單階梯策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