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何大額危疾保障是高收入家庭的必備良藥?

· 保險,理財

高收入家庭涵蓋的主要是大企業高管,政府公務員,專業人士,例如醫生,律師,工程師,財務策劃師等等。一般而言擁有知識及優厚的收入,但礙於年齡尚輕的關係,未達到高淨值家庭的財富狀態。

在追求財務富足,有選擇人生的道路上,危疾的出現可以說是其中一大攔路障礙。在財務上,它不但會帶來治療開支,更會帶來收入的重大損失。沒有水源的消防喉如何救火?危疾保險,對高收入家庭來說,就是低成本建立的備用水塘。

在2024年,我有幸能夠和Adele一起,為港怡醫院主持醫學講座。當日我們邀請到林嘉安醫生,為我們分享「淺談消化道癌症」。其中一個最震撼人心的,是癌症治療科技日新月異,進步的同時也看到治療費用的大幅上升。從化療只需每月數千元,到每月七萬元的免疫療法,都可以選擇。

broken image

更重要的是,根據香港防癌會資料,每4個香港男士,就有1個會在有生之年患癌,而女士則每5個有1個。試想像一下,如果今日有人提出讓你玩俄羅斯輪盤遊戲,左輪手槍的6個彈夾中,只有1顆子彈,你會玩嗎?

獲邀到香港防癌會分享【癌症病人的遺產策劃】

1)減低風險:透過健康生活習慣,減低得到癌症的風險。這是最理想的結果,不過,需提醒的是,即使我們多有紀律,有多健康,依然有機會不敵社會的大數法則。概率告訴我們,得到癌症的機會依然是四份或五份之一,不會因個人的主觀意志而偏離。

2)轉移風險:透過大額危疾保險,把「財務死亡」的風險轉移到保險公司,從而讓社會大眾一起分攤你家庭的風險。

為何要大額?因為很簡單,大家可以想想保險是為誰而買。為誰而買,看的是錢最終到誰的手中。

如果買保險只是為了支付醫療費而買,那麼你是為了醫生而買。

如果買保險只是為了支付癌症藥,長期藥而買,那麼你是為了藥廠而買。

如果買保險到最後家人也不能得到額外的金錢,補償及收入,讓她們能感受到你的照顧和愛,那麼這份保險的保障額度絕對不足。

要買,就要在危疾保額方面買到盡。(目前,要買超過100萬美金的危疾保障,其實並不容易,需經過健康及財務狀況的核保。)

畢竟,將來作為危疾康復者,也應身體要緊,不太適宜投入高強度工作,因此買到盡是一個合理做法。即使年紀輕輕無法負擔儲蓄型的終身危疾保障,都可以hybrid混合形式,盡力完成。畢竟作為高收入人士,你只要有時間,你便會有錢。天可憐見,假若不幸沒有時間,保險公司把你應得的錢一次過給你。即使並不足夠,但有總比沒有好。

最後,想了解如何設計合適理財方案,歡迎聯絡預約諮詢。

broken image

broken image

延伸閱讀:建立保單被動收入系列
經歷十幾年以及幾百個客戶家庭的經驗累積,以文字來分享如何利用保單來建立被動收入的精華文章,將會不斷更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