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主頁
  • 精華文章 
    • 所有博客分類
    • 傳承
    • 信託
    • 案例
    • 投資
    • 退休
    • 保險
    • 服務
    • 理財
    • 感想
  • 精華文章
  • 關於程俊昌
  • 服務內容
  • 傳媒訪問
  • 專題講座
  • 預約諮詢
  • …  
    • 主頁
    • 精華文章 
      • 所有博客分類
      • 傳承
      • 信託
      • 案例
      • 投資
      • 退休
      • 保險
      • 服務
      • 理財
      • 感想
    • 精華文章
    • 關於程俊昌
    • 服務內容
    • 傳媒訪問
    • 專題講座
    • 預約諮詢
  • 主頁
  • 精華文章 
    • 所有博客分類
    • 傳承
    • 信託
    • 案例
    • 投資
    • 退休
    • 保險
    • 服務
    • 理財
    • 感想
  • 精華文章
  • 關於程俊昌
  • 服務內容
  • 傳媒訪問
  • 專題講座
  • 預約諮詢
  • …  
    • 主頁
    • 精華文章 
      • 所有博客分類
      • 傳承
      • 信託
      • 案例
      • 投資
      • 退休
      • 保險
      • 服務
      • 理財
      • 感想
    • 精華文章
    • 關於程俊昌
    • 服務內容
    • 傳媒訪問
    • 專題講座
    • 預約諮詢

理財追求彈性 是缺乏規劃的藉口

· 退休

面對退休龐大的缺口,不少香港人是知道需要為將來規劃,但卻遲遲未有行動。其中一個原因,是他們希望追求彈性的投資,引用廣告的宣傳語句,是「把握時機」及「擅於捕捉投資機遇」的表表者。可是,退休策劃並非一次投資成功,例如買對一隻股票,或一隻基金,便能夠完成的事;更加不是毫無目標地在市場上買買賣賣追逐利潤,如此一來你只是為中間商貢獻佣金。簡單而言,退休不只是投資贏到錢就得,是需要全盤的規劃如何以時間累積和提取退休金。

試想像,假如你要為一座城市興建一幢摩天大樓,於是打算聘用一位建築師主理。在你面前,有以下3位建築師任你選擇:建築師一號認為需要很高的彈性,直到工程開展之後,都不需要一個確實的藍圖,因為他認為情況不斷在變。手上有多少資金,工程團隊能做什麼便盡力做好,或者突然有神來之筆,甚至超額完成這幢摩天大樓,成為城市的標記。

要有藍圖備好應變方案

建築師二號已經規劃好藍圖;人才、資金、工程團隊等已備妥。明白在工程開展途中,總會遇上不同的問題及困難,因此準備好不同的預備方案,盡量應對突如其來的狀況或意外。在完成這幢摩天大樓後,假使行有餘力,再規劃一幢更好的傑作。

建築師三號已經規劃好藍圖;人才、資金、工程團隊等已備妥。在工程開展途中,總會遇上不同的問題及困難,因此他認為,這樣不夠完美,必須推倒重來。萬一遇上不如意的情況,就另覓地點,重新打地基再興建一幢理想中的新大樓。

你覺得,哪位建築師會更容易成功達到目標?答案顯然易見。一號建築師極大概率無法完成目標,三號建築師基本上就是不斷打地基,別人眼中他很忙很努力,但一事無成,只有二號建築師能夠大概率達成目標,並有能力複製成功。

規劃過程可以極具彈性

引伸到退休策劃,藍圖就是理財規劃的制定階段。理財規劃的過程可以非常具彈性,因為需要探索不同的可能性,以及不同的執行方法,但一旦確定,就好像建築的藍圖一樣,儘管有微調的空間,必須如實執行。

每一幢大樓,等同於一個理財目標。結婚買樓,子女教育,提早退休,財富獨立,過有選擇自由的人生,慈善捐獻,財富傳承,財富保障等等。如果一個人有規劃,有資源,是可以同時進行。假如資源較少,逐個目標解決都可以,一切都可以在制定藍圖的階段,彈性討論,彈性規劃。哪個更重要,哪個必須先完成,是理財策略問題。

追求彈性工具更難達標

工程團隊就是理財的工具。每一個工具,有不同的本質或不同的目的,我們不可以叫螺絲批完成士巴拿的工作,也不可以叫微波爐完成洗碗機的任務。專業的財務策劃師,會根據你的想法和目標提供合適的工具。因此,在和財務策劃師討論理財的目標及策略時,可以追求彈性,但對於已確定的目標及理財方案,追求彈性的工具反而更難實現目標。

明明是規劃退休需要用的金錢,又為何需要彈性提早取出呢?假如疾病是可預計的風險,為何不把風險轉移呢?假如短期確定需要用錢,又為何想投資增值呢?執着於短期的彈性,其實等於自願放棄長遠的收成。

不過,人生跟以上例子有不同的地方,就是我們最初規劃這份藍圖的時間,不可能是我們未出生的時候,而只能是我們理財覺醒的時刻。這個理財覺醒的時刻,人人不同,但肯定的是,理財大樓已經是在工程進行中了。所以,我們要快。

文章於2023年12月23日在信報刊登。連結請按此。

作者:程俊昌(Gifford)

CFP認可財務策劃師|CTP認可信託專業人員|AEPP家族財富傳承師

願景:為企業家和專業人士帶來財務富足,有選擇自由的人生

延伸閱讀:

一)退休的快樂真相是什麼

二)現在就是最好時機規劃退休

三)儲蓄保單階梯策略

四)大多數人忽略的兩個退休問題

五)微笑曲線助了解退休開支

六)悶是投資理財成功之道

訂閱
上一篇
退休規劃 現金流為王
下一篇
4%退休法則存美麗誤會
 返回網站
feed icon
頭像
取消
Cookie的使用
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、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。一旦點擊接受,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。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。 了解更多
全部接受
設定
全部拒絕
Cookie 設定
必要的Cookies
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、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。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。
分析性Cookies
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,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。
偏好的Cookies
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,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。
儲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