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主頁
  • 精華文章 
    • 所有博客分類
    • 感想
    • 保險
    • 傳承
    • 退休
    • 投資
    • 信託
    • 理財
    • 案例
    • 服務
  • 精華文章
  • 關於程俊昌
  • 服務內容
  • 傳媒訪問
  • 專題講座
  • 預約諮詢
  • …  
    • 主頁
    • 精華文章 
      • 所有博客分類
      • 感想
      • 保險
      • 傳承
      • 退休
      • 投資
      • 信託
      • 理財
      • 案例
      • 服務
    • 精華文章
    • 關於程俊昌
    • 服務內容
    • 傳媒訪問
    • 專題講座
    • 預約諮詢
  • 主頁
  • 精華文章 
    • 所有博客分類
    • 感想
    • 保險
    • 傳承
    • 退休
    • 投資
    • 信託
    • 理財
    • 案例
    • 服務
  • 精華文章
  • 關於程俊昌
  • 服務內容
  • 傳媒訪問
  • 專題講座
  • 預約諮詢
  • …  
    • 主頁
    • 精華文章 
      • 所有博客分類
      • 感想
      • 保險
      • 傳承
      • 退休
      • 投資
      • 信託
      • 理財
      • 案例
      • 服務
    • 精華文章
    • 關於程俊昌
    • 服務內容
    • 傳媒訪問
    • 專題講座
    • 預約諮詢

盲目槓桿造成的理財慘案

誤信銀行職員 損失大半身家

· 理財,退休,投資

Section image

近年來,在不少銀行的退休財富調查渲染下,彷彿每個家庭都需要儲備千萬元資產才能安心退休。不少「薪高糧準」的中產階級因此感到焦慮,甚至為了追求更高回報而冒上不必要的風險,最終導致得不償失。

最近,我處理了一個頗具代表性的諮詢個案,也是許多理財慘劇的縮影。一位已擁有自住物業的單身教師,大約在七、八年前接觸到某位理財專家的頻道,開始認為自己的財富增值速度太慢,於是學會了利用槓桿放大資產回報的「策略」,希望早日加快財富增值。

他隨後開始深入研究各類投資,並在網上自學投資知識,愈學愈興奮。然而,最終經不起某銀行職員的遊說,開始了一系列看似精明的「財富布局」:由於零售銀行的貸款利率偏高,他選擇開設私人銀行戶口,但這需要至少100萬美元的資金。為了湊足這筆錢,他提早提取了教師公積金作補充。隨後,他以高利率回報為目標,將資金集中投入內房債券,構建了一個看似高收益的投資組合。

然而,最終結果卻讓人唏噓不已。用一句內地網絡流行語來形容:「一頓操作猛如虎,一看收益零點五」。不同的是,他的收益連0.5都沒有。雖然賺了一些利差收入,但遠不足以彌補本金的損失,導致資產淨值大幅縮水七成,從原本的接近千萬元級別縮減到僅剩300萬元。而如今,他已接近退休年齡,卻不得不面臨資金大幅縮水的殘酷現實,這充分印證了「欲速則不達」的道理。

在與他進行電話諮詢時,我首先問他:「退休後每月想要多少收入?」這個問題讓他頗為驚訝,因為他說從來沒有人問過他這樣的問題。而當他告訴理想生活和收入需求後,我反而震驚了,以他當初擁有的資產數字,只需採用穩健的理財方式,例如定期存款、債券、年金或保險等保守型工具,就足以輕鬆實現他的退休目標,甚至可以說是「躺贏退休」。

然而,他卻選擇了一條極具風險的道路,結果不僅未能快速達成目標,反而損失慘重。

其實,犯下這類冒進錯誤的,又何止是中產階級?相信大家都留意到,曾在物業市場叱吒風雲的「乜乜大王」,如今也深陷債務危機,甚至面臨破產。從中不難看出,無論是中產階級、高淨值家庭,乃至富豪,最終都逃不過人性的考驗。正如莊子所言:「以有涯隨無涯,殆矣!」這句話不僅適用於知識,對財富亦然。

真正成功的理財,不在於盲目追求高回報,而在於為自己家庭建立機制和系統,例如先分配足夠資金,透過建立被動收入現金流的方式解決退休問題,一生人的收入問題,剩下的才考慮進取投資。又例如透過控制注碼,把投資失敗的傷害性減低,而不只是嚴守止蝕。畢竟,打算挑戰人性,挑戰投資心理學盲點的人,往往以失敗告終。

客觀評估自己的位置,認識清楚自己的目標,再從而選擇合適的工具。儘管這三句說話知易行難,卻是成功理財的重要心法。

文章於2025年8月2日在信報刊登

Section image

延伸閱讀:建立保單被動收入系列經歷十幾年以及幾百個客戶家庭的經驗累積,以文字來分享如何利用保單來建立被動收入的精華文章,將會不斷更新。

一)為何我們需要預備被動收入?

二)儲蓄保單長期回報只能追通脹?

三)儲蓄保單和債券組合的對比

四)儲蓄保單階梯策略

五)為甚麼不要做短時間期滿的儲蓄保險?論定期存款與流動性溢價

六)儲蓄保險非萬能,五大問題你要知

七)為何高達72%的高淨值人士相信保單對財富創造及保存相當重要?

八)退休規劃 現金流為王


訂閱
上一篇
爭產400億 接班人股份被清零 沒有規劃下的傳承悲哀
下一篇
「跨境支付通」的銀行匯款渠道
 返回網站
feed icon
頭像
取消
Cookie的使用
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、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。一旦點擊接受,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。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。 了解更多
全部接受
設定
全部拒絕
Cookie 設定
必要的Cookies
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、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。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。
分析性Cookies
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,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。
偏好的Cookies
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,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。
儲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