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隨着香港社會人口老化,認知障礙成為不少家庭不可忽視的潛在威脅。當然,醫學界一直在預防及治療方向努力;筆者工作專注於規劃退休和傳承理財,更見證有家庭因未能提前規劃而陷入混亂,尤其當家中某位成員出事後,財務管理和生活安排變得無從下手。
港人精於投資計數,但筆者一直強調,退休理財並不只是投資股票物業,而是首重建立被動收入現金流。更進一步,是需要未雨綢繆,應對萬一健康狀況惡化導致的種種問題。今日探討的,是萬一遇上認知障礙時,如何繼續掌控自己的財務,並確保安排信任的人能妥善照顧自己。
究竟認知障礙如何影響理財?一般而言,它會影響一個人的記憶、判斷力和執行力,並帶來以下幾方面的挑戰:第一,是醫療和護理開支增加,這很容易理解。第二,是決策能力下降:認知障礙人士可能忘記支付賬單或錯誤處理財務文件,導致拖欠或罰款,甚至醫療保險斷供失效等問題。時下網路詐騙流行,他們也可能因判斷力下降而成為詐騙的目標。第三,是資產被濫用或挪用:若缺乏適當的法律安排,他們的資產可能被不誠實的家人或第三方濫用,甚至面臨財產被掏空的風險。因此,提前為這些情況做好準備,既是對自己的保障,也是對家人的責任。
那麼我們有什麼方法來提前做好準備?基礎而言,有以下幾種方式:
持久授權書:它是一份法律文件,讓你在精神健康時,授權一名或多名信任的人士於你喪失精神行為能力時,代為管理財務事宜。因為當一個人失去精神行為能力時,一般訂立的授權書便會失效。要注意的是,持久授權書必須在一名註冊醫生及一名香港律師的見證下簽署。
設立信託:指定專業的信託受託人,負責管理你的財產,並按照信託條款照顧你的生活和健康需求,例如支付醫療費用、護理開支或家庭開支,甚至安排定身故後的財富傳承等。當然,設立信託的功能及靈活性遠遠不止於此,由於篇幅有限,有機會可以再詳細分享。
善用保單:正常來說,擁有及管理保單財富的人是保單持有人。不過,為了應對未來認知障礙的風險,某些儲蓄保單有指定收款人,甚至轉移部分保單擁有權的功能。即如果保單持有人喪失精神行為能力,指定收款人可以收取保單內的資金來照顧保單持有人,甚至將保單的擁有權轉移給這位可信賴的人,以確保資金得到妥善運用。要注意的是,以上這些操作需在保單持有人精神健康時已經決定並申請好。
善用銀行戶口:對於生活必備的繳費項目,例如水電煤氣,醫療保險等等,不妨考慮設立自動轉賬,這樣就能避免因為忘記繳費而導致的災難。更進一步,可考慮於信得過的親人,成立真正以「聯權共有」形式的聯名戶口。皆因很多人都會透過授權簽名的形式讓親人處理戶口事宜,卻忽略了當失去精神行為能力時這些一般授權都會失效。
最後,當我們深入一點看的話,更會發現在法律上,訂立合約、訂立遺囑、結婚、擔任公司董事等等不同的行為,需要的行為能力其實是各有不同的。
因此,能夠綜合應用持久授權書、信託、保險、聯名戶口等等工具,及早為自己建立屏障,確保自己財務和生活意願得以實現,也是退休規劃的一個重要部分。儘管我們無法預測未來,但卻可以準備好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。規劃認知障礙雖然是一個敏感的話題,但提早面對和規劃,將為自己和家人帶來更多的安心,也能大大減省家人的煩惱。
文章於2025年7月5日在信報刊登

延伸閱讀:建立保單被動收入系列經歷十幾年以及幾百個客戶家庭的經驗累積,以文字來分享如何利用保單來建立被動收入的精華文章,將會不斷更新。
四)儲蓄保單階梯策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