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女創業 香港身份具灣區優勢

真實理財個案

· 案例
Section image

創業,一直以來都是不少香港年輕人希望成就的目標。在今時今日的時代,要白手興家當然不比以前容易,但亦並非沒有可能。明白讀者的心思,希望給兒子一個台階,一個起步的機會,因為創業成功能成就傳奇。不過,從理財的角度考慮,創業無論意念多麼美好,從概率上就是一個高風險的行為,失敗率是頗高的。如果為此而犧牲多年累積的退休金以及生活品質,亦非理智之舉。如何獲得平衡?以下兩點,值得大家思考:

1)是資助抑或貸款?

在外國,不少父母亦會為子女創業提供支持,但是以貸款的形式進行。什麼?父母與子女之間也要收取利息?這可能與華人社會的文化格格不合,而當中亦有國外存在遺產稅和贈予稅的考慮。貸款形式支持能夠維持家庭成員之間的財政獨立,亦對父母的退休生活更有保障。儘管如此,萬一子女真的創業失敗,亦未有能力償還債務,就會導致退休生活拮据。

當然,作為創業人士,傳統銀行的貸款非常困難,亦為人所共知的現實,所以此路不通。

2)善用香港身份優勢

筆者並未了解讀者的兒子的商業計劃,以下內容不一定合適,但筆者相信如果有創業想法的朋友,不妨可以了解更多。現時,香港的創業環境相比其他地區,不一定是最好的地方。假如能放眼世界,可能另有一片天地。所謂近水樓台,如果利用香港身份於中國內地以及大灣區創業,可能已經能獲得創業所需的資金。舉例,香港政府有一個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,提供最多60萬資助。或者,根據深圳市政策,其實香港居民於深圳市創業,能夠獲得最高40萬補貼及300萬貸款。對於某些行業或高科技公司,杭州的高新區海外高層次人才5050計劃,根據工作經驗,可以獲得最高100萬啟動資助,並最高達1000萬的研究經費補貼等等。以上一切,只是聊聊幾個例子,都可能是創業者可以運用的資源。實際上,以香港身份到內地創業,不同省市都有不同的支援政策,種類繁多。

創業,不就是善於整合各方資源,從而建立有效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嗎?

總結:筆者認為,創業是從01的過程,可以利用社會各方資源來達到事業理想,但不應以父母的退休儲備作為賭注

*以上內容為一般市場資訊,並不涉及任何銷售及投資建議

Section image
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