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費性和儲蓄型,誰才是坑?
這幾年網上激烈討論,究竟投保重疾險應該選擇消費型還是儲蓄型,雙方都各執一詞。尤其是當社會重疾越來越高發,大家對重疾險的配置空前熱寵的時候,今天希望以另外的角度,去分析點評一下究竟消費型重疾和儲蓄型重疾對一個正常家庭來說,哪一個比較適合。 一)明明可以很便宜買到消費性100萬保障,為何還是要買儲蓄分紅型? 在保險學以及實務操作中,所有保險的保費繳付,有分為平衡保費(Level Premium)和遞增保費(increasing premium)。平衡保費的意思是,自保險生效起計算,保費維持不變。儲蓄型重疾險一般繳18年或25年,而保障到100歲,途中保費不變,因此為平衡保費。遞增保費意思是,自保險生效起計算,保費隨時間遞增(通常是每年或每5年),因此年輕投保很便宜,但年老續保時保費非常高昂。 在人生階段中,重疾由於高概率發生(每4位男性有1位,每5位女性有1位),因此消費性的重疾險假如客戶非常健康沒有理賠,一輩子要繳的總保費已經超越保額的1.36倍。 對儲蓄型的重疾險來說,由於是平衡保費以及有儲蓄分紅,因此假設身體健康,沒有賠償的話,一輩子要繳的總保費只為保額的55%,同時,終身的現金價值隨分紅增值可以達到已繳總保費30倍。 (以上數據為27歲女生) 所以,如果這份重疾連人壽保險需要提供終身的保障的話,還是儲蓄型的成本比較低。同時,這也是幫助年輕人建立儲蓄習慣,強制儲蓄的良好工具。 二)客戶買消費型保障,誰最划算? 由於消費型保費屬於遞增保費,繳費時就像溫水煮蛙的故事一樣。年輕時不覺得有很大的負擔而掉以輕心,但隨著年紀增加,保費越來越高,這時候客戶面臨以下選擇: A)付高昂保費續保 B)放棄保障 選A)的,用以上27歲女生的例子。63歲時的保費是27歲時的保費的16倍!如果健康,那麼付出的保費就是保險公司淨賺的了。如果出險,由於付出的總保費比儲蓄型更高,而且沒有分紅,因此理賠的額度也是固定在多年前的水平。問題就是它不能幫助你抵擋通貨膨脹的風險。 選B)的,面對的是極高的疾病風險,因為從數據上來說,重疾的發生幾率是年紀越大越高,如果這個時候放棄保障,過去多年付出的保費也是保險公司淨賺的了。 主要業務在長期保障的保險公司作為商業機構,有利潤是正常的(題外話:因此這些保險公司也是非常穩健)。所以,其實客戶買消費型保障,保險公司是最划算的。 三)現代社會所有商品都更新換代,保險呢? 所以說,如果我們回望歷史,消費險就像早期的流動電話一樣,只能打電話,沒什麼其他功能。儲蓄險就像現在的智能電話一樣,擁有各種各樣的功能,幫助我們大大提升生活享受和效率,比如移動支付,拍照視頻,工作日程,社交媒體等等。舉例,現在的重疾險已經有多重理賠,夫妻互保,靈活理賠等等各種額外功能讓客戶選擇。很難想象現在依然堅持不用智能電話的人如何在社會生活。既然生活要與時並進,選購保險也是應該擁抱時代,不能因為一些迷思或貪便宜而因少失大。 4)租房和買房,你選哪個? 從以上的討論,你可能會發現消費型很像租房子,每月幫業主交租金,但最後幾十年下來沒有擁有任何房產;而儲蓄型很像買房子,一開始儲蓄多一些,但最後享受的還是自己。 作為專業的財務策劃師,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我們的客戶根據他們現在的狀況去規劃。從以上討論我們歸納出儲蓄型是比較優勝,但是並非每一個家庭的條件都適合馬上完善所需要的保障,正如我們不會把一輩子要吃的米一次買回家。重點是根據客戶情況,科學化去調配消費型和儲蓄型的比例,然後每年檢視保障情況,再把消費型的保障更新和轉換成為儲蓄型。情況就像一開始沒法付首付只能租房,但目標還是要買一套自己住的房子,因為人一輩子都需要居住空間一樣。 5)分紅為何重要? 這是很多人都忽略的一點。說來很簡單,就是通貨膨脹。今天的100萬重疾險對普通階層來說好像足夠,但20年後或30年後肯定不足,40年或50年後就更不要提了。 如果客戶投的重疾險1)沒有分紅,或2)分紅很少,或3)分紅不穩定的話,其實非常危險。 因為這等於是保證自己將來理賠時錢不夠用的行為。 6)總結 消費險是一個坑 沒有分紅的儲蓄險是一個大坑 有分紅的儲蓄險值得盡快把握
0 Comments
|
程俊昌 Gifford Chen, CFP
- 認可財務策劃師 - 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董事會成員 - 香港信託人公會會員 從業超過十四年,致力建立專業的財務策劃團隊,推動社會上更多的人達到財務富足,能夠過一個有選擇自由的人生。 Categories
All
Archives
December 2022
|